當經營典範逐漸由製造業移向服務業,儼然來到「服務新貴」出頭的年代,但貿然搶進後,鎩羽而歸的人也不少。先釐清以下迷思,若仍然對服務有興趣,才能真正朝一流人才之路前進。
你以為:只要對人感興趣,就能勝任?
事實是:一件事重覆做一千次,不耐煩就不要來!
大多數現場的服務工作,都是重複性極高的簡單動作。如果熬不過這個階段,只想直接跳升當主管,恐怕你就不適合。
前任UNIQLO台灣區總經理高阪武史進入UNIQLO的第一天,只做一件事,就是不停地清洗廁所。在他升上店長前,日復一日的工作內容,則是練習如何正確、快速地把衣服摺好。但高阪武史勝出的理由,正是他從同樣的工作內容中,不斷創造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性。
事實上,「耐煩」幾乎是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必備條件。夏慕尼新香榭鐵板燒連鎖店中,經營績效最好、領導85位員工的中山店店長高長宏認為,個人的人格特質和態度,決定了耐煩程度。「服務業服務的是人,對不同的客人,產生的服務細節也不一樣。有些人能享受中間的過程,就不會覺得每天的工作重複,」高長宏解釋。
在高長宏的店裡,85%的員工都是20幾歲的年輕世代,年輕人尤其對重複的工作格外不耐煩,42歲的他如何帶領他們?
高長宏的建議是,提供年輕人一個明確的目標。當有人反映:「我做桌邊服務員已經3個月了,還能做什麼?」言下之意就是他已經感到不耐煩,這時候,高長宏會鼓勵他,試著思考每個細節,並找到下一個學習的對象。比如初階員工可以觀察資深員工在學習什麼,找到往上爬的動力;對基層主管則要賦予更多使命與任務,讓他找到自己的價值;至於高階主管,雖然已離開技術性工作,但是有責任創造良好的氛圍、傳遞工作價值給基層員工,大家就不會陷在不耐與無聊中。
你以為:數學不好沒差,肯做事就好?
事實是:數學可以不好,但數字觀念不好就可能賠本
除了面對人,數字也是服務業每天必須處理的課題。
以第一線員工而言,首先要面對的是商品價格與時時更動的折扣。這些數字若不能琅琅上口,當顧客希望服務人員在一堆商品價格中幫他找到合理的搭配時,若難以迅速反應,馬上會令專業大打折扣。
除了對外要背熟銷售數字,對內更要熟習數字後所代表的意義。以統一星巴克漢中門市店經理蔣璧光的經驗,從店員晉升為值班經理後,光是排員工班表,就是一個複雜的數學作業,如果班表排得不好,很容易造成勞逸不均的抱怨。
而當上店經理後,必須掌管整家店營運,看懂財務報表是基本功課。「看財務報表是在訓練邏輯能力,能比較數字上的差異,找出它透露的問題。例如與去年同期相較是否有任何異常,再找出解決方法,」蔣璧光說。
不過,蔣璧光強調,數字觀念是可以訓練的,有制度的公司都會提供主管所需的財務相關課程。只是,千萬不要以為踏入服務業就跟數字絕緣,其實升遷與管理都需要靠它來搞定。
你以為:工作場域光鮮亮麗,表示工作內容應該也很優雅體面?
事實是:所有帶給顧客的美好與幸福氛圍,背後都需要辛苦的堅持
「幸福的企業,通常也是辛苦的企業。」這是日前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對員工說的一句話。近年來很多人受服務業吸引,一大誘因來自優渥福利與分紅制度,也有不少人是看中某些服務業的環境優雅悠閒,希望在這樣的氛圍中工作。
問題是,服務業本質就是辛苦的行業,工時長與體力付出都無可避免。與消費者的互動,也不見得都是愉快的經驗,這往往是很多人剛踏入服務業時必須克服的難題。如果無法理解,就會產生挫折,覺得現實與想像落差很大,尤其對剛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更是如此。
以提供悠閒午茶時刻為訴求的統一午茶風光Afternoon Tea來說,吸引的是一群重視美感與氛圍的高級消費者,遠百板橋門市店經理吳佩珊表示,所有氛圍的背後,都仰賴現場服務人員時刻注意細節,才能維持品質,絕對不是穿著美美的制服站在那裡而已。
此外,能夠提供優厚待遇的企業,都是生意好、賺了錢,才有能力分紅給員工。換言之,這類企業的現場,幾乎都由於客人絡繹不絕而非常忙碌。
甚至有些從飯店業轉戰餐飲業的儲備幹部,雖然已經有3~5年的實戰經驗,仍以為餐飲服務就該像五星級飯店一樣,講求姿態高雅,應對從容。殊不知,一般餐廳走的是大眾化路線,面對的客群經常是一家老小,「這就不是講究優雅的時候了,而是要能彎下腰,抱抱小孩或是用台語跟老人家說話,上菜速度與應對都要講求效率,」王品集團陶板屋副總經理蘇中行解釋。對不同的客人,要迅速轉化出適合的溝通和服務之道,同時絕對不能有身段。
你以為:不愛讀書,又怕考試,乾脆先來就業?
事實是:進化的服務業更需專業與知識加值,同樣得進修
最近王品集團通過一項規定,從10月開始,基層員工只要多益(TOEIC)測驗達500分,每月就加薪1,500元。
作為國內最大餐飲集團,王品提供的是大眾化的餐飲口味,服務的多是本土顧客,為什麼特別要用加薪來鼓勵員工學英語?
答案當然跟國際化有關。台灣市場小,連鎖餐飲發展的下一步,都是到國外展店。蘇中行有感而發地說,這幾年王品積極與海外企業聯繫,發現無論是泰國、馬來西亞或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,當地高階主管都用流利英語與他們對話。相較之下,台灣服務業工作者的英語表達力較弱,碰到跨國展店需要外派幹部傳承經驗時,還得請翻譯來居中聯繫,十分不便。也因此,外語能力好的人,機會就比較多。
蘇中行笑著說,雖然高階主管沒有被要求加強英語,但更要帶頭學習。所以他每個月帶底下的區經理們定期上2小時英語課,每次上課前還會先考上個月教的進度,藉以彼此督促。
其實,英語只是一個例子。今天的工作者已不是單純提供服務,更要不斷自我提升,成為顧客的「夥伴」,能和顧客對話。台灣肯夢(AVEDA)創辦人朱平就要求旗下沙龍中的設計師「認養」書籍,讀完之後和客人分享討論。
總之,服務業絕對不是「不愛讀書」的人才來做,樂於充電、喜歡學習,才是優秀服務業工作者的共通特質。